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焦点 » 正文

汉学家帮助世界看待中国:“避免把和平伙伴当作敌人”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3-08-29 15:03:29   浏览次数:3
核心提示:汉学家帮助世界看待中国:“避免把和平伙伴当作敌人”

中新网北京8月28日电(李金磊 宫宏宇)汉学家是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。李约瑟、费正清等杰出汉学家,为促进中西方文明相互理解,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汉学家对中国各领域的研究有何重要性?如何理解汉学家这一职业,对当今世界的意义?

山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、英国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孙继成在中新社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中表示,汉学家有时终其一生,只研究中国一个很专业的领域。他们有时“比中国人还中国人”,在他们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“比如美国汉学家李克,他用了60年的时间翻译《管子》。《管子》很难,但他用一生做这件事,很多汉学家都是如此,找到一个兴趣点并付出一生的时间,这是他们值得尊敬的地方。”孙继成说。

英国李约瑟研究所研究员、剑桥大学东亚系附属研究员程思丽认为,今天汉学家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,并将获得的知识教给其他人,这样人们会对中国有更细致的了解,而不是用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事情。她提醒道,“不要因为肤浅的原因,将某些和平伙伴当作敌人”。

“我们应该试着不将别人看作是他者,而是试着把他们看作和我们相似的人,去关注我们共同的人性。孔子也告诉我们,人们应该善待彼此,遵循‘仁义道德’的美德。”程思丽说。

不过,汉学家对中国的研究也难免有局限性,需要辩证地看待,与时俱进。

提及“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”的“李约瑟之问”时,程思丽认为,这个问题提出的背景与今天有巨大的差异,因为中国如今在很多现代科学领域,已处于相当领先的地位。

剑桥大学东亚系教授高亦睿则提到,“李约瑟之问”之所以如此受欢迎,是因为李约瑟认识到中国对世界文明贡献的重要性。但当时,这个问题带有“以欧洲为中心”的思想,看世界其他地方,可能会带着一种“居高临下”的视角。

“今天,我们需要从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想法。我们仍然要关注科技是如何推动发展的,但不需要从‘欧洲中心论’出发来做这件事。”高亦睿强调。(完)

 
 
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 
 
 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最新资讯
 可得商务网 CopyRight 2018(c)2008-2099 DESTOON All Rights Reserved